9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对外发布通告称,9月5日起,集中采集辖区内男性居民血样,录入本地DNA数据库。采集对于防范老人儿童走失、人员身份信息确认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采集地点在居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

因通告提到,本次血样采集的作用是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个人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办理,所以,此次血样采集颇受关注:是否强制,为什么只采集男性血样,个人DNA信息如何保护?

该地采集辖区内男性居民血样,录入DNA数据库,官方回应

建设Y库需要

9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多次致电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及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办公电话,电话均未接听。

锡林浩特市公安局楚古兰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开展这项活动是出于Y库建设的需要,坚持居民自愿原则,“我们不强制性采集”。关于目前采集人员的数量等情况,这名工作人员未透露。

Y库的全称为Y库家系工匠系统,该技术曾被应用于白银杀人案、南医大女生被害案等案件的侦破工作。

一位接近锡林郭勒盟公安局的知情人王童(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很多大案要案侦破时要靠DNA信息。此次采集之所以专门针对男性,是考虑到生物遗传因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舟(化名)曾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从理论上讲,利用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建立数据库,是目前用于排查犯罪嫌疑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从生物原理上讲,Y染色体来自父系,一个家族中爷爷、父亲、叔叔、儿子等男性家庭成员的Y染色体基本是一致的。只要录入家族中一个男性成员,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排查整个家族的男性血亲,可以缩小侦查范围。二是从我国的传统风俗来讲,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城镇,随父姓的较多,就姓氏而言容易判断。三是重刑案的犯罪群体以男性罪犯为主,占比高达九成以上,如果投入建设一个包含女性样本的数据库并不划算。

事实上,此前已有多地推进此类血样采集工作。2024年12月,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融媒体中心报道,该县近日有序开展男性家族DNA血液信息采集工作。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等地的部分街道办事处也曾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提到配合辖区派出所采集居民DNA。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云南、福建也曾有县市开展过Y库血样采集。

“不强制”

王童称:“此次采集活动,要求居民配合,但不会强制。”

9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也致电锡林浩特多家派出所了解具体执行情况。

宝力根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采集工作采取自愿原则,“我们负责通知到个人,居民是否参与采集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也不用承担什么后果”。

《中国新闻周刊》随后以居民身份进一步咨询希日塔拉派出所,该所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采集不作强制要求,“如果人在外地,我们也不可能强制要求返回参与”。据其介绍,居民携带身份证到派出所即可进行采集,由专门技术组负责操作,公安机关具备完善的信息保护机制。

多位受访的法律界人士也关注到了此次事件。

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律师曹宗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国现行法律其实并没有授权公安机关可以无差别采集居民血样,仅在刑事诉讼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中授权公安机关在特定条件下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采集血液等生物样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采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事先告知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采集目的、采集用途、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及其享有的自愿参与和随时无条件退出的权利,征得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书面同意。

曹宗文同样认为,理论上居民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前往派出所接受血液采样。如果当地强制或变相强制采集,就侵犯到了公民的隐私权等合法权利。

记者:周群峰( zhouqunfenghaoren@163.com)

实习生:倪纷纷

编辑:徐天

运营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