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位于中原会展中心的赛场里,智能制造单元的协作机器人正以0.1毫米的精度拧动螺丝,装配微型零件;数字交互媒体设计选手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实时跳出的代码,正将智能家电交互界面的创意一点点变成可视化原型……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会聚一堂,亮出绝活、超越自我,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

这些竞赛现场画面背后,一场静水流深的变化正在发生:从无人机系统到智慧安防技术,从数字交互媒体设计到人工智能,本届大赛设置的世赛选拔项目与国赛精选项目,正引领技能人才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为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半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锚定新质生产力工匠人才培养

作为首次落地中原地区的国家级技能盛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共设106个竞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覆盖30多个行业。其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占比超过50%,17个新职业赛项更直观展现新技术、新技能的发展趋势。

在前沿技术领域,大赛还专门设置4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进一步凸显技术与技能融合的最新方向。有专家指出,当人工智能与机器能精准完成标准化操作,人力必然转向更高阶的规划、维护和创新领域,而全国技能大赛项目设置的每一次更新,都在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图谱添上关键注脚。

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半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锚定新质生产力工匠人才培养

国赛精选项目细分为传统赛项、新职业赛项、乡村振兴赛项三大类。传统赛项聚焦工业制造等领域的成熟职业,承载行业基础技能的传承与发展;新职业赛项侧重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领域,精准响应“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方针;乡村振兴赛项为本届大赛首次增设,依据乡村劳动者的实用技能需求设置,直接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而无论是新增特色赛项,还是保留传统赛项,背后都有一套“动态调整机制”——毕竟技术迭代速度远超预期。

“两类赛项都会动态调整,确保竞赛项目保持高度的产业关联性、技术先进性和对劳动力市场的敏感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翟涛表示,尤其在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技术迭代速度快,“两年前比拼的技术或使用的标准工具,两年后可能就发生显著变化”。

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半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锚定新质生产力工匠人才培养

污水处理项目正是本届大赛40个国赛精选项目中的新增项。来自中原环保的90后参赛选手陈超越说:“与这么多同行同场竞技,我的技能和眼界都有提升。”奔赴赛场前,他和团队还在双桥污水处理厂集训基地进行最后的冲刺训练。

从参与维度看,本届大赛实现“广度+深度”双突破:广度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3个行业部门全部参赛,实现全国主体全覆盖;深度上,25个省份参与项目超赛项总数的90%,21个代表团角逐全部赛项。3500余名选手背后,还配备了3400名经严格遴选的裁判员,保障评判的细致度与公正性。

参赛选手中,“青春力量”成为主力:平均年龄24岁,30岁以下占比77%(25岁以下占比70%),既有刚走出校园的技能新星,也有深耕行业多年的老师傅。这种“老带新”的参赛结构,恰好契合新质生产力人才“传承+创新”的培育需求,也是我国技能人才终身培育体系的生动写照。

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半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锚定新质生产力工匠人才培养

回溯赛事历程,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于2020年在广东举办,第二届2023年在天津举行,第三届首次落地我国中部地区。这一布局不仅填补了中部地区国家级大型职业技能赛事的空白,更能以中原为枢纽,辐射带动区域技能人才工作与产业协调发展,战略意义突出。

在扩大区域覆盖的同时,赛事的人才培育功能也在持续升级——既选得出好苗子,更留得住好人才。

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半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锚定新质生产力工匠人才培养

在功能定位上,大赛更凸显“选拔+激励”的双重价值:既承担从66个世赛选拔项目中遴选优秀选手、组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的核心任务,还为排名靠前的选手准备多重“硬核激励”——除颁发赛事奖牌外,表现突出者将获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部分符合条件的选手可直接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或专业技术等级。

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半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锚定新质生产力工匠人才培养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支持,既让技能人才的努力获得实质认可,更以赛事为纽带,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念传递至各行各业。

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半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锚定新质生产力工匠人才培养

赛事启幕的背后,不仅是一场全国技能的比拼,更开启了新质生产力人才与未来产业的深度对话——以郑州为枢纽,中部地区的技能人才培育将借势提速,而这些在赛场上锤炼出的匠心和技能,终将转化为支撑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硬核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余嘉熙 王维砚 王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