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全自动驾驶!这是我第一次在长沙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9月16日,长沙市民吴先生有些惊讶。他所乘坐的无人驾驶智能公交车背后,是来自长沙中车智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北斗技术在长沙的全新探索。

“目前已在上海、长沙等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安全里程超30万公里。”中车智驭副总经理文健峰在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斗数据加持下,产业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商用落地的完整生态,已成园区智慧出行的标杆方案。

北斗峰会来了|“平平无奇”小巴士可实现无人驾驶,内藏着“北斗”赋能的秘密

安全里程超30万公里,北斗加持攻克复杂路况难题

现如今,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公交车越来越小型化,以应对客流减少和日益变化的街道布局。9月16日,记者在长沙中车智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智驭”)见到了一台公交车。乍一看,和大部分公交车并无差异,但车厢内部却是看不见的科技。

“眼前的这台6.5米智能驾驶车,我们自研的L4级自动驾驶小巴首创北斗GNSS与激光雷达双源融合定位,能在5厘米精度范围内结合紧密耦合算法,攻克道路遮挡、动态障碍物等复杂场景定位难题。”中车智驭公司副总经理文健峰告诉记者。

在湖南湘江新区某试验路段,记者也体验了一番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新鲜感。行驶途中,自动驾驶相较于普通公交车而言平稳不少,基本上没有急刹和急加速。文健峰表示:“在试验路段,我们还能做到站台自动开关门等全自动流程。”

记者了解到,北斗赋能的“定位—决策—控制”全链路技术闭环尤为突出——厘米级时空数据支撑动态轨迹规划,配合自研自适应算法实现±10厘米停车精度,保障复杂场景安全通行。

文健峰介绍,目前,已在上海、长沙等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安全里程超30万公里。依托“车—路—云”一体化架构,北斗定位数据与路侧感知、云端调度深度协同,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商用落地的完整生态,成为园区智慧出行的标杆方案。

北斗峰会来了|“平平无奇”小巴士可实现无人驾驶,内藏着“北斗”赋能的秘密

构建“网格智能中枢”,燃气+北斗算力提升10—100倍

“北斗不是天上的星星,而是地上的信任。”在长沙市燃气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部长刘斌见到记者就笑着说,这是他近些年来依托北斗技术后最深的体会。

现如今,北斗在长沙燃气应用领域实现多项行业突破。记者走进长沙燃气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燃气安全监管系统看到,整墙的大屏上密密麻麻显示着各类数据。刘斌向记者介绍,长沙燃气为每处燃气设施赋予了厘米级精度的“北斗网格码”数字身份,构建全域统一的“网格智能中枢”,完成物理设施向三维可计算对象的革命性转型。

“我们依托北斗卫星宏观监测、无人机高精度详查、地基传感器实时反馈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网络,以北斗网格码统一时空基准为纽带,突破性融合多源数据,并借助网格位置计算引擎实现效率跃升,运算速度提升10-100倍。”刘斌说,这套系统对管网腐蚀、泄漏扩散、地质灾害形变等风险进行动态推演与精准预警,推动燃气安全管理从“人防经验判断”向“技防智能决策”的根本性转变,为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治理范式。

在北斗技术不断更迭的现在,长沙燃气将进一步推进“北斗+低轨卫星+地面物联网”的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网络建设,构建全省高精度时空信息“一张网”,提供全域厘米级定位能力。研发集成北斗导航、卫星通信、地面5G的多模终端设备,突破地下空间定位、室内外无缝切换等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