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 民族魂】魏大光:为国家尽大忠 为民族尽大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中国军视网特开设【英雄志 民族魂】专栏,挖掘整理抗战时期英烈的感人事迹,展现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壮丽篇章,激励后人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本期推出《【英雄志 民族魂】魏大光:为国家尽大忠 为民族尽大孝》。

“为国家尽了大忠,为民族尽了大孝。”1939年,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在《八路军军政杂志》撰文,深切悼念年仅二十八岁便壮烈牺牲的抗日英雄——魏大光。

魏大光,原名魏纪青,1911年9月生于河北霸县。1935年,他在天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次年冬,因从事反日活动被捕。狱中,他结识共产党员,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坚定了救国救民的信念。

1937年七七事变后,魏大光出狱返乡,在党组织支持下组建500余人的抗日武装。1938年2月28日,他指挥部队在永清吴家场成功突围,重创日军。同年3月,所部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七支队,魏大光任司令员。之后在武清、霸县一带,他指挥中亭堤伏击战、胜芳保卫战等多场战斗,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1938年底,二十七支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独立第五支队,魏大光仍任司令员。1939年4月,部队整编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独立第二旅,他任旅长,成为贺龙麾下主力,转战华北战场。魏大光作战英勇,屡立战功。1939年4月23日,在贺龙指挥的齐会歼灭战中,他率部击溃日军吉田大队,歼敌700余人,威震全国。其后又在任丘卧佛堂、献县沙河桥等战斗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1939年5月,为扩充抗日力量,魏大光返回霸县、永清一带整合武装千余人。然而同年8月26日,他在霸县大宁口村北与日军遭遇,激战中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八岁。2014年9月,魏大光被列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