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周怡
灌满五颜六色低酒精度液体的透明磨砂玻璃瓶,透出阳光向上的青春气息。十年前,RiO预调鸡尾酒凭借高颜值包装、低酒精度和“微醺”概念,借助广告“轰炸”和明星代言,迅速火遍大街小巷,成为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回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这款初代网红酒的存在感大不如前。
近日,《消费者报道》记者走访广州的线下便利店、商超发现,多数连锁便利店里已经看不到磨砂玻璃瓶装的RIO鸡尾酒,仅在部分大型连锁商超中能见到它的身影。
不仅早期的经典产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品也难以掀起波澜。今年8月,RIO推出了一款12度的花果香小酒新品,包含金桂梅酒、冰酒茉莉、白桃樱花三种风味,这是RIO目前度数最高的预调酒产品。不过,这款新品上市后线上销售表现平平,未引发购买热潮,也未激起广泛讨论。
曾经鸡尾酒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被年轻人奉为“快乐水”的RIO,为什么“失宠”了?
曾靠热播剧“俘获”年轻人
“我读高中时,这款产品很火,尤其是颜色特别好看。”今年年初,29岁的罗莎莎(化名)在老家翻出了高考结束时好友所赠、存放了11年的磨砂玻璃瓶装蓝玫瑰味RIO鸡尾酒。她在小红书上以“致我们回不去的青春”为话题标签,分享了这份回忆,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这个包装现在都看不到了,以前老火了”“刚出这个口味时还喝过几瓶,很喜欢这个味儿”……
作为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的开创者,十年前,RIO凭借强势的品牌营销迅速打开市场知名度。2014年起,RIO瞄准热门综艺和影视剧等领域,在《奔跑吧!兄弟》、《何以笙箫默》、《爱情公寓》等综艺和热播剧中进行了大量广告植入,成功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年轻人聚会喝RIO”的印象。
2016年,RIO升级广告植入方式。在影视植入方面,赞助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之后,邀请主演杨洋拍摄了国内首部剧中剧——《爱,趁微醺》;在综艺植入方面,RIO买断《中国新歌声》综艺内广告,开创了冠名但不播广告的免广告形式。
大量的广告植入背后,是百润股份销售费用的快速上涨。财报显示,2014年,百润股份的销售费用为0.14亿元,到2015年,这一费用骤升至9.22亿元。
这些植入对打开市场知名度、带动销售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少网友回忆到:“那时候发现到处都有卖,歌厅里大面积推广”“因为这个剧(注:《何以笙箫默》,下同),第一次知道Rio”“好像除了向恒第一次去何以琛家时提了红酒,其他时候都是Rio,导致我那时看剧也去超市买了三瓶”。
伴随着强势的营销方式,百润股份的业绩也随着上涨。2015年,百润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长107.28%至23.51亿元。
RiO的成功,吸引了众多竞争对手的加入。除了贝瑞甜心(注:低度果酒品牌)、和乐怡(注:三得利旗下的鸡尾酒品牌,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等新锐品牌以外,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传统白酒企业也纷纷跟进入局鸡尾酒市场,一时间市场竞争变得激烈起来。
众多竞品分流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市场份额也被瓜分。罗莎莎回忆到:“后来市面上的饮料品种越来越多,也就没注意RIO了。”
《消费者报道》记者近日走访线下市场发现,即便在有售卖RIO玻璃装鸡尾酒的连锁商超,其陈列也多在非核心区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正不断挤占货架的陈列位置。
在被问到店内为什么没有陈列RIO玻璃瓶鸡尾酒时,一位便利店经营者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表示,由于产品销量不佳,没什么人买,所以没有进货。在这位便利店经营者的观察中,同品牌更高度数的“强爽”系列反而卖得更好一些。
商超酒类货架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近年来,伴随着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百润股份的业绩呈现出下跌的态势。百润股份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归母净利润3.8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56%、3.32%。
其中,以锐澳(RIO)预调酒为代表的酒类产品收入下滑是上半年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百润股份半年报数据显示,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88.49%的酒类产品,上半年营收为12.97亿元,同比下滑9.35%。
年轻人还喝RIO吗?
如今,低度酒已成为传统白酒企业“征服”年轻人味蕾的不二法门,RIO在十几年前便已先行一步,其3.8度的低酒精度设计,甚至让不少人在童年时就把它当作饮料来喝。在罗莎莎的小红书笔记下,有网友留言:“五岁时我妈把这个给我当饮料”“死去的记忆又在攻击我了(本人今年终于18了)。”
从诞生到爆火,RIO的主要消费群体一直是年轻人。然而,年轻人的饮酒偏好一直在变化,当年喝RIO的年轻人也逐渐步入职场。
近年来,低度酒市场里,除了以RIO为代表的预调酒和以梅见为代表的果酒以外,包括原浆、IPA等在内的精酿啤酒逐渐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与RIO经典鸡尾酒一同陈列在冷柜的各类啤酒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30岁的莫倩(化名)是一名广告行业从业者。对她来说,购买RIO鸡尾酒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饮酒偏好转向酒吧和新零售商超里各式风味的精酿啤酒,现在最喜欢酸甜苦平衡适中的IPA风格啤酒,常常在和朋友聚会时饮用。
山东济南的00后于欣(化名)也从果味酒转向精酿啤酒。她第一次喝酒接触的是8度的RIO强爽系列鸡尾酒,但在一次家庭聚餐时品尝了父亲递过来的原浆啤酒,从此转变了口味。“发现精酿啤酒比那些果味酒好喝一些,味道更醇厚、更有层次感。”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RIO预调鸡尾酒的热度下降,是产品定位、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偏好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早期凭借精准的营销和‘微醺’概念迅速走红,但后续面临几大核心问题。”
“首先,产品性价比不足,其价格带相较啤酒缺乏优势,消费频次和场景受到挤压。其次,市场竞争加剧,不仅啤酒高端化以更强的酒精感和社交属性分流了追求‘微醺’的消费者,果酒、茶酒、无醇啤酒等众多新兴低度酒饮也凭借‘健康、自然’等新概念分走了部分市场份额。最后,年轻人追求更个性化、健康化和多元化的饮酒体验,锐澳曾经依赖的‘新鲜感’难以维系消费者的长期忠诚度。”蔡学飞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事实上,早在2019年RIO主打的3度微醺系列爆火时,就有市场观点指出,其度数和包装都指向女性消费者,使得市场客群有所局限。
这两年,更高酒精度的预调酒开始冒头,RIO强爽8度的酒精度与其酒后劲大、易上头的饮后体验形成了强烈反差,配合同期的话题营销,迅速在社交平台上火起来,线上平台甚至一度缺货,至今仍不断有消费者尝试验证这一反差。不过,强爽的易上头特性也为不少消费者诟病,如饮用后出现头晕、头疼等症状。
今年8月,RIO又推出了12度的花果香小酒新品,在“358”品类产品矩阵外,再次押注更高酒精度的预调酒产品。不过,该新品上市后线上销量表现平平。截至9月21日,RIO在天猫旗舰店销售的三种不同规格12度小酒显示已售约数百件。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RIO锐澳从3度到12度酒精度的跨越,旨在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和场景,满足多元需求,这一策略有助于拓宽市场边界。但RIO在消费者心智中已形成“微醺”定位,12度产品可能稀释品牌定位。
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除了产品的变迁,近年来,低度酒的消费渠道也在快速变化,即时零售渠道愈发成为酒类消费的新战场,华润啤酒、茅台酱香系列酒、五粮液等都已经与美团或京东的即时零售达成了合作。
反观RIO品牌,线下渠道依然是其主要的销售途径。百润股份2025年半年报显示,酒类产品业务的销售以经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分渠道看,线下渠道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8%,实现收入13.11亿元,同比下降9.63%;数字零售渠道收入1.55亿元,占比仅10.4%。此外,百润股份的即饮渠道收入占比也总体偏低,在2024年,百润股份的即饮渠道收入为0.36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2%。而在最新发布的半年报中,百润股份更是未将即饮渠道单独列为主要渠道进行披露。
蔡学飞认为,RIO目前收入高度依赖线下经销、侧重便利商超零售渠道的策略,虽与其产品与朋友聚会、家庭聚餐等即时性消费场景相匹配,且抓住了冲动购买特性,但也反映出其线上布局与新兴渠道拓展的相对滞后。在即时零售和电商已成为重要增量的背景下,这种侧重可能限制其触达更广泛的年轻消费群体。就不同酒精度产品销售情况等问题,《消费者报道》向百润股份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俘获年轻人是一次性的奇迹,但留住年轻人却是一场永恒的战役。对于RIO以及与其同处“微醺”市场的低度酒品牌来说,是时候重新思考,还能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怎样的“微醺”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