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布丁

大学生被怀疑偷4万现金,警方模拟7次才还清白?

据检察日报,今年2月,来自郑州的大学生小张因涉嫌偷盗被抓。起因是他在郑州某商场的停车场,打开一辆豪车的车门进去感受了会。后车主发现自己放在车内中控扶手箱和副驾驶抽屉的4万现金不翼而飞,于是报了警。警方监控发现小张有开车门进去后,将其抓获。

小张面对讯问辩称,他看到停车场停的都是豪车,加上商场之前办过车展活动,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展车,随手拉开一辆车的主驾驶车门,坐上去感受了下,几秒钟后就下车了。直到警方找来,他才知道那是辆私家车,否认自己偷了钱。但警方未采纳小张的辩解,于今年3月6日,以涉嫌盗窃罪,将他移送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承办检察官接到案子后,先是结合小张辩解的神情,以及小张女友的证词等,判断他的辩解具有可信度。然后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小张从打开车门进车到下车离开,整个过程仅6秒,也没发现他有藏匿现金的动作。

大学生入豪车6秒被指盗窃 还他清白不该这么曲折

资料图片 图文无关

在检察官的引导下,民警找来和小张身材差不多的人,在同款车内,模拟从打开车门进入主驾驶位,将放置于中控扶手箱和副驾驶抽屉里的4万元现金取走,直至离开车辆的全过程。经过7次模拟发现,完整完成上述动作至少需要13秒。

从常理判断,小张根本没法在6秒内偷走4万现金。3月11日,检察院据此对小张作出了不批准逮捕决定。一个多月后,警方通过调取多方监控锁定了真凶李某,其在落网后也承认了撬开车门盗走4万现金的事实。

小张洗清了盗窃嫌疑,真凶也落网了,最后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可复盘整个过程,仍让人感到后怕,此事仍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

警方一开始针对这起案件的侦办,显然是有一定瑕疵的。警方锁定小张的最重要证据,是从监控中看到他有开车门进去的行为,但监控中并未发现他有找钱藏钱的画面。

即便没有检察官的引导,从常识角度看,开车门进车内,从两个地方找到现金并藏起来,然后再下车,在短短6秒钟内完成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般人看到后很容易生疑。加上监控里没有看到小张拿了钱藏起来,这时候警方应该考虑其他的可能性,而不是仅凭小张进过车里的监控视频,就锁定他为犯罪嫌疑人,很快将他移送检察院。

大学生入豪车6秒被指盗窃 还他清白不该这么曲折

外人好奇,侦办警方没有排除 “6秒”这个明显的疑点,是疏忽大意,压根没有想到这一点,还是过于自信——认为监控视频就是铁证,小张就是偷钱的人,哪怕明知这一细节可疑,也忽略不计?还是说有别的原因,警方想要快点结案?

小张虽说最后得到了清白,但这事不能只当乌龙看。整个过程对他而言,有如人生的一场噩梦。在检方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前,如果没有被取保候审,他被羁押在看守所一周,这期间想必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试想一下,如果检察官没有发现案件中的逻辑漏洞,同意了警方提请的批准逮捕决定,尽管在缺少关键证据的情况下,法院最后也不太可能判处小张盗窃罪,但小张将因此被羁押更长时间,身心将受到更多煎熬。

好在检察官能从常识出发,找出案件的明显漏洞,引导警方模拟作案过程,及时还了小张清白。倘若办案人员都能像她一样尽职尽责,排除合理怀疑,也许冤假错案就会少些了。除了赞扬检察官的机智和负责,及时挽救了一名无辜的年轻人,前期的办案人员也该好好反思,堵上思维和实操的漏洞,避免办错案。